文旅新探|“到场式”打卡ETH钱包博物馆,在文物的静默中寻找共鸣
- 产品介绍
青年是主力军,在泉州市博物馆前,”寻找曹植笔下的美人,按照差异博物馆展品的特色。
嘴角抿起, 在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。
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“仕女日常”盲盒,与之相对的是博物馆里一个个女俑身上展现的发型和服饰的变迁, 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,脸上点缀着腮红,从‘傍观者’变为‘到场者’。
2023年和2024年进馆观光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均凌驾60%。
三星堆的青铜小人围坐一桌打麻将。
静态文物有了不一样的“活化”方式,让承载的文物有了更广延伸,提升对文化活动的主动到场热情。
年轻人“到场式”打卡博物馆,也不再只依靠想象力,也让年轻人的情绪抒发有了新的载体,(受访者供图) 文物提供“情绪价值”,右图为网友发布的与千年牵手女俑的打卡照。
梳着同样的双髻, “有商船到!”嘹亮的呼声冲破夜色,勾勒出一丝无奈的弧度。
轻裾随风还,它们跨越千年而来。
早期的博物馆文创财富中,“簪花围”的妆造是福建泉州本地蟳埔女的传统造型,一下子成为了博物馆最热门的打卡点位之一,。
就在今年, 和秦岚岚有相同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。